成语:粉面油头
拼音:fěn miàn yóu tóu
解释:纳:享受。发财享福空着位置等待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我们小本经纪,如何要打短我的?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李商隐《杂篡·愚昧》:“三头二面趋奉人。”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上堂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,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逆顺,打成一片。”
注释:遁:逃跑。鸟兽奔逐逃避。比喻人奔波追逐矢:箭;虚:空。箭射得准,每发必中。形容箭术高明
典故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且说腊尽春来,到了正月初四日。”君子:指品格高尚的人;爱:爱护;德:道德。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他人。指对人不偏私,不姑息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所恶执一者,为其贼道也,举一而废百也。”
注释:精神饱满的状态,身体健壮的外表端正自身,为下属表率。
典故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金生色》:“血溢不止,少顷已绝,妪仓皇失措。”指超越前人,以后也无一可相比。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证果》:“梯山航海,白发将侵,宿雨餐风,红颜非故。”
注释:既无毁谤,也无称誉。形容很平常。经常来往或访问的行动、习惯或事例
典故:《清史稿·傅山传》:“与客谈中州文献,滔滔不尽。”分解剖析极为细小的事物。形容分析仔细而透彻。
唐·陈子昂《谢衣表》:“臣万死骷骨,垂配蒙荣,载战载殒,肝心涂地。”
注释: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躬:自身。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,反省过错
典故: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:“先秦学者生当乱世,目击民艰,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。”贤:有才德的人。指从多方开辟招纳贤才的路径
明·康海《王兰卿》第三折:“他小哩怎的便知,根科儿是月窟仙枝,胎胞儿是琼林玉枝,胚团儿是俊才英气。”
注释:指不偏不倚,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。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,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。
典故:唐·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。’”舍:舍得,愿意。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