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伸眉吐气
拼音:shēn méi tǔ qì
解释: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,木头容易变形,房屋容易倒塌。比喻祸由自取。惙怛:忧伤的样子;伤悴:悲愁。形容非常忧伤、悲愁。
出处:太平天国·洪秀全《原道醒世训》:“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,男女别途,举选上德。”
例句:
出自:
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着你去呵,似弩箭离弦,叫你回来呵,便似毡上拖毛。程婴,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!”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鲁智深窟里拔蛇……宋公明似毡上拖毛。”
注释: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。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,改装出行。视:看。把白色看成黑色。比喻颠倒美丑是非
典故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,慢说我,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。”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《宋史·李伯玉传》:“赵汝腾尝荐八士,各有品目,于伯玉曰:‘铜山铁壁。’立朝风节,大较似之。”
注释:曲:弯曲。丰:丰满。弯弯的眉毛,丰润的脸颊。形容相貌美丽富态。指人虽然老了,但有一颗年轻的心
典故:《晋书·刘伶传》:“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,衔杯漱醪,奋髯箕踞,枕曲藉糟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”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
明·宋濂《龙马赞》:“独角之犀来自九真,食火之鸡贡于三佛齐之境,其他佹形僪状,藉藉纷纷。”
注释:圆:圆满,周全。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。改换了原来的姓名。
典故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文子曰:‘楚囚,君子也一乐操土风,不忘旧也。’”见“ 饔飧不繼 ”。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五章:“台儿庄正面之敌,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,内外夹击……尚据险顽抗,战况之烈,空前未有。”
注释:支:支撑。撑住左边,挡住右边。形容处境困难,穷于应付,顾此失彼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膚表或不可以論中,望貌或不可以核能, 仲尼 似喪家之狗, 公旦 類朴斲之材。”参阅《书·梓材》“既勤樸斲” 孔 传。
典故:《北史·崔亮传》:“自可观书于市,安能看人眉睫乎!”形容神情逼真,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。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:“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,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,调冰雪藉避暑,尚兀自嫌热。”
注释:骨鲠:比喻刚直。刚正忠直的官员。指事情的发展恰如所望。
典故: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乞陛下精选有能者,与之一会,以消其觊觎之心。”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