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托凤攀龙
拼音:tuō fèng pān lóng
解释: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。覆:翻、倾倒。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
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例句:
出自:
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耶?”
注释: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席:坐席;暇:空闲。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形容很忙,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
典故: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二九引《孝子传》言老莱子年七十,父母尚在,因常服斑衣,为婴兒戏以娱父母。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。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。
《晋书·虞预传》:“然狼子兽心,轻薄易动。”
注释: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,其尊严不可企及。旧比喻帝王尊严。意气:志趣和性格。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
典故:《太平广记·张和思》:“北齐张和思,断狱囚,无问善恶贵贱,必被枷锁杻械,困苦备极。囚徒见者,破胆丧魂,号生罗刹。”高:敬辞。询问人姓名的客气用语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五卷:“这些杀才,劫掠良家妇女,在此歌曲,还有许多嫌好道歉。”
注释:形容微小的优点和长处。同“寸长片善”。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是:“我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,得到这个就足够了”。夫”是句首发语词,无实意。“复”是“再,又,还”的意思。“何”是“什么”。“求”是“追求”。
典故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丧明:眼睛失明。古代子夏死了儿子,哭瞎眼睛。后指丧子的悲伤。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六回:“二人先通了郤克,然后谒见晋景公,内外同心,彼倡此和,不由晋景公不从。”
注释:泛指高官重臣。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
典故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拘:拘束;牵:牵制,束缚。受到繁文陋俗的束缚
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宿宫嫔情滞新人》:“耽山玩水,此是高人雅致。”
注释: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。
典故:明·方孝孺《答许廷植书》:“其赋于人也,铢施两较,不肯多与。”抢前落后,不整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