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断简残编
拼音:duàn jiǎn cánbiān
解释: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。坼:开裂;崩:倒塌。地裂开,天崩塌。原指地震,后多比喻重大变故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4回:“要知世间好事甚多,谁有那些闲情逸志去做。”
例句:
出自:
明·宋濂《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》:“予闻世之右族,重圭叠组者有之矣,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,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。”
注释:比喻过于性急,立刻就要办好事情窥觎:窥伺可乘之隙;非望:非分之想。指伺隙谋夺帝位
典故:唐·白居易《议文章》:“今褒贬之文无核实,则惩劝之道缺矣;美刺之诗不稽政,则补察之义废矣。虽雕章镂句,将焉用之。”绝国:异国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
注释:比喻迅疾。冬烘:形容懵懂,浅陋。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
典故: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彭越观时,弢迹匿光,人具而瞻,翼尔鹰扬。”默默:幽寂,没有声音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。没有名声,不为人所知
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,哭哭啼啼,耳不忍闻。”
注释:贯:穿钱的绳子;盈:满。罪恶之多,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。形容罪大恶极,到受惩罚的时候了。研究精微的事理,静心思考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8回:“却说湍制台九姨太身边的那个大丫头,自见湍制台属意于他,他便有心惹草粘花,时向湍制台跟前勾搭。”秀才:指儒生;人情:情面,情谊。秀才多以诗文、书画赠人,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。比喻菲薄的礼物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四回:“一望无际,似有千里之遥。”
注释:奉:敬受;唯:助词,只有;谨:谨慎。指遵守命令,不敢稍有违背指月出日落。
典故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:“且夫道清而后行,中路而驰,犹时有衔橛之变。”计:计策,办法。想不出什么办法。
《晋书·阮咸传》:“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”
注释:假装疯癫,卖弄风骚视:看。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
典故: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五回:“周智道:‘忒稳,稳如磐石。’”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“貪人敗類” 郑玄 笺:“類,等夷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類,比類,故爲等夷,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。”后因以“等夷之志”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。《北史·周宗室传论》:“及 文后 崩殂,諸子冲幼,羣公懷等夷之志,天下有去就之心,卒能變 魏 爲 周 ,捍危獲乂者, 護 之力也。”亦作“ 等夷之心 ”。 清 龚自珍 《尊命》:“病者之尊其肺腑,其於君也,有等夷之心,有吾欲云云之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