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怕三怕四
拼音:pà sān pà sì
解释: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比喻赤诚相待,说出心里话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教那厮越装模,越作势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剪灯新话·姚公子传》:“妻去来数月,而聘金又尽,左顾右盼,孑然无依,将自卖自身,而苦无主者。”
注释: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。比喻做事踏实,认真。
典故: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‘真是神使鬼差。’他轻声咕哝了一句。”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
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贤君见抑,而贼臣是党,求诸旧例,理独有违。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,弟子追书其事。岂由以索续组,不类将圣之能者乎?何其乖剌之甚也!”
注释: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、仔细商量。比喻为人廉洁,不贪财物。
典故:唐·薛昭纬《谢银工》诗:“早知文字多辛苦,悔不当初学冶银。”摸捉:揣测,预料。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。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:“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,唤做《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。”
注释:指远近犹如一个整体。形容协调统一。蚕:昆虫名;缚:缠束。像蚕作茧自缚。比喻自己束缚自己
典故: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》上卷:“党祸起中江,正士寒心,连袂长往,俺事外人也池鱼遭殃。”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
唐·皇甫氏《原化记·陆生》:“道成者能兴云致雨,坐在立亡。”
注释: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尔尔:如此如此。是,就这样办
典故:语出《书·旅獒》: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” 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观古今文人,类不护细行,鲜能以名节自主。”比喻经得起磕碰,不娇贵。
《史记·贷殖列传》:“能薄饮食,忍嗜欲,节衣服。”
注释: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无立足之地。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典故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只有一个史阁部,颇有忠心,被马、阮掣肘,却也依样葫芦。”抚:用手托着;易:更换。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,抽换房柱。形容力大无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