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亘古通今
拼音:gèn gǔ tōng jīn
解释:贪得无厌,永不满足。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处: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好风风韵韵,捻捻腻腻,济济楚楚。”
例句:
出自:
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一回:“这真是……车量斗数的功德,为什么倒无人肯做呢?”
注释:足:够。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比喻不可能的事。
典故:元·苏天爵《元朝名臣事略·枢密赵文正公》:“时甫罹大变,众心未一,事机少忽,变生意外。”形容振憾心灵。亦作“驰魂夺魄”。
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波子……看着宋江道:‘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?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,只是搬是搬非。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,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!’”
注释: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。原指连缀文辞,排比事实,记载历史。后泛称作文纪事。
典故:《说郛》卷八五引宋·张商英《护法论》:“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,诱引后世阐提之党,背觉合尘,同人恶道,罪萃阙身。”形容多而不适用。
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:“及既上,苍山负雪,明烛天南。”
注释:即省吃俭用。虚拟的人名或事物。
典故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夫贵为天子,富有天下,是人情所同欲也。”指没有学问,缺乏见识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,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,更觉放荡驰纵,任性恣情,最不喜务正。”
注释:大声哭叫。形容极端悲痛。亦作“嚎天喊地”。斨:古代一种斧子。指武器破损残缺。
典故:茅盾《第二天》:“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‘战报’,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。”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
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兵,犹火也,弗戢,将自焚也。”
注释:比喻仙界的音信。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。
典故:《草庐经略·虚实》:“虚而虚之,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。”佐:协助;谋:谋略。协助治国的谋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