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涸泽而渔
拼音:hé zé ér yú
解释: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。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,不让别人参与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例句:
出自:
明·张居正《七贤咏》序:“蝉蜕于粪溷之中,皭然涅而不淄者也。”
注释:缉拿:搜查逮捕。将犯罪分子逮捕、押解或引渡到司法机关,以等待审讯结案芳:香,指美名。好名声永远流传。
典故:柳青《狠透铁》:“起早贪黑地奔波,饲养上、副业上、保管上,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。”端庄高雅而标致。
《后汉书·曹节传》:“天下大乱,曹节、王甫幽杀太后,常侍侯览多杀党人,公卿皆尸禄,无有忠方者。”
注释:表面含义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典故:《隋书、酷吏传序》:“昔秦任狱吏,赭衣满道。”暄:暖和。指把冬天晒太阳取暖的方法进献给国君。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
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,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。”
注释: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,引起麻烦。形容用秤称东西时,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,难免稍有出入。
典故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鄢赵争宠》:“只是此行敛些光彩,不可喝道而去,只得微服私行罢了。”追求根底。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。同“寻根究底”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席方行》:“金光盖地,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;铜臭薰天,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。”
注释:指作为一家之主,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指传言不假,与实际相符。
典故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王家见二谢,倾筐倒庋;见汝辈来,平平尔;汝可无烦复往。”简单爽快。同“干脆利落”。
《元史·黄溍传》:“君子称其清风高节,如冰壶玉尺,纤尘弗污。”
注释:蓬荜:蓬门荜户,形容穷人的陋屋。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。同“遗风余俗”。
典故:清·侯方域《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》:“而无如市井仓皇,讹以滋讹,几于三人成虎。”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