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本溯源

成语:探本溯源

拼音:tàn běn sù yuán

解释: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搬弄是非,没事找事

出处:《幼学琼林·卷三·人事类》:“作舍道旁,议论多而难成。”?


例句:

出自:

孝子慈孙

宋·朱熹《大学章句》:“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。”

注释:名:名分,名义;顺:合理、顺当。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指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同“入孝出悌”。

典故:唐·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”辽阔浩渺而无边际。

深文傅会

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戏传》“亮南征,留邵为治中从事,是岁卒”裴松之注引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》:“亮身仗强兵,狼顾虎视,五大不在边,臣常危之。”

注释:谭:同“谈”。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。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指小曲的音韵,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。

典故: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·二础云麾碑》:“余近得拓本,字虽漫漶,其存者尚有神采。断珪缺璧,弥见珍奇。”指眼前境物。

凡偶近器

唐·卢氏《逸史》:“置于州,张宠敬美妙绝伦。”

注释:昭昭:光明;宇:宇宙,指世界。指光明的世界鼹鼠的肚子,蜗牛的肠子。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。

典故:清·黄景仁《杂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迟疑不决,不敢前进。

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

《资治通鉴·唐纪中宗神龙元年》:“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,同心协力,以诛凶竖,复李氏社稷。”

注释: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信:确实;疑:难于确定。确实可信的就按可信的传下去,不可信的就按不可信的传下去。指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问题

典故:元·施惠《拜月亭·奉命和番》:“合火速便驰驿,等回音,星飞电急。”刃:指有铎刃的兵器;弩:用机械发箭的弓。拔出刀,张开弓。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

扫地以尽

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:“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。”

注释: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只能白费力气。同“水中捞月”。蝼蚁:蝼蛄和蚂蚁,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。自谦微诚之辞。

典故: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庄攈松》:“邪不敌正,理固然也。”片羽:一片羽毛;吉光: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。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