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手不辍卷
拼音:shǒu bù chuò juàn
解释:指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,极言荣显。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。谓阐述事理,譬喻情状。
出处:宋·吴处厚《青箱杂记·文章官样》:“王安国曰:‘文章格调须是官样。’”
例句:
出自:
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注释:急于求成,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。同“急功近利”。比喻著作有价值,流传广。
典故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败坏法令,扰乱纪律。
元·白仁甫《东墙记·楔子》:“小生年长二十五岁,雪案萤窗,苦攻经史,博古通今。”
注释:身:自身。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,毫不关心。复:恢复。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
典故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渗透整个物体,合为一个整体。
清·唐甄《潜书·远谏》:“嫡庶诸子,骈首就系;后嫔贵主,受辱于人。”
注释: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。消:消除;形:显露。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有分教,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,来斗巴山跳涧虫。”拿蛋去碰石头。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,自取灭亡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准备着被儿枕儿,则索昏昏沉沉的睡。”
注释:当:适合。十分妥当趋:奔走;炎:热,比喻权势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
典故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房传》:“扬六军之大势,安城守之惧心,临难而不顾,毕志传命。”齐:统一。一统天下
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:“(范冉)遭党人禁锢,遂推鹿车,载妻子,捃拾自资,或寓息客庐,或依宿树廕。如此十馀年,乃结草室而居焉。所止单陋,有时粮粒尽,穷居自若,言貌无改,闾里歌之曰:‘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’”
注释:形容慌张乱闯。同“七脚八手”。不期而遇。
典故:《维摩诘所说经·佛国品》:“三转法轮于大千,其轮本来常清净。”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