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兵不动

成语:按兵不动

拼音:àn bīng bù dòng

解释:假:假借,依靠。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

出处:《周书·裴文举传》:“宪矜其贫窭,每欲资给之。文举恒自谦逊,辞多受少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陟罚臧否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:“迨于身无襦,妇无袴,千夫所指,无疾将死,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。”

注释:犹言叶落归根。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。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,取得主动地位。

典故:唐·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以陛下天姿英圣,傥加之见善必迁,是将化蓄怨衔恩,反过差为至当。”指神奇深幽的地方。

老于世故

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
注释:执迷不悟;坚持错误而不觉悟。亦作“遂迷忘反”。顾:看。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。

典故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讯》:“剽疾轻悍,勇敢轻敌。”机:时机,形势。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。

秘而不泄

五代前蜀·韦縠《才调集·张泌〈寄人〉诗》:“倚柱寻思倍惆怅,一场春梦不分明。”宋·赵令持《侯鲭录》卷七:“有老妇年七十,谓坡曰:‘内翰昔日富贵,一场春梦。’”

注释:指官高位重。同“钟鸣鼎重”。把酒肉当作水浆、豆叶一样。形容饮食的奢侈。同“浆酒霍肉”。

典故:宋·陆游《寒夜读书》诗:“韦编屡绝铁砚穿,口诵手抄那计年。”指一条心。

本支百世

地列酒泉,天垂酒池,杜康妙识,仪狄先知。纣丧殷邦,桀倾夏国,由此言之,前危后则。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三年》

注释:人一辈子都很精明,但有时一下子糊涂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跌:跌到;磕:磕碰;蹭蹬:路途险阻难行。指人倒霉,不顺利。

典故: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若上贤右能,使百司善职,则高居深拱,畴敢犯之?”文言和白话夹杂。同“半文半白”。

鉴貌辨色

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
注释:每件事都要询问。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没有完成的志向。

典故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齿在逾立,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,随仲尼而南行。”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