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成团打块
拼音:chéng tuán dǎ kuài
解释: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,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。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。慌:惊慌。惊慌得乱成一团,理不清头绪
出处: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楔子:“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,只是俺这衣食饭碗,如何便割舍得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白居易《题灵岩寺》诗:“今愁古恨入丝竹,一曲凉州无限情。”
注释:影:影子;衾:被子。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,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。形容日夜检查自己的言行,自觉毫无愧欠之处珠履:缀有珠玉的鞋子。形容贵宾众多
典故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听舆人之诵。”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。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,曲终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。’”
注释:指互相克制,互相生发或互相依存,互相制约蕉:同“樵”,柴。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
典故:清·黄遵宪《已亥杂诗》:“鸿离鱼网惊相避,无信凭谁寄与渠。”天不成全美事。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。
唐·李商隐《夕阳楼》诗:“花明柳暗绕天愁,上尽重城更上楼。”
注释:培植威力,积蓄锐气。惜:爱惜。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
典故:明·冯惟敏《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一个家搜肠刮肚,不知饥,不知渴,只觉得口内生烟。”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。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,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
元·无名氏《庞娟夜走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如今佯推风疾举发,白日里与儿童作戏,到晚间共羊犬同眠。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。”
注释:形容欢乐振奋,感情激动。形容恐怖之极。
典故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0回:“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,上面写着虫书鸟篆,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。”权:称量。正确分析形势,挽救危急局面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家自父兄子孙约,俯有拾,仰有取。”
注释: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
典故: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居。”鳄鱼:一种生性凶残,捕食人、畜的爬行动物。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,边吃边流眼泪。比喻恶人的假慈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