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穿花纳锦
拼音:chuān huā nà jǐn
解释:比喻普遍性的灾难或压力,每人都得承担形容极为愤怒。
出处:《晋书·吕光等载记论》:“向使矫邪归正,革伪为忠,……则燕秦之地可定,桓文之功可立。”
例句:
出自:
丁一岚《不单是为了纪念》:“这些杂文旗帜鲜明、爱憎分明、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、妙趣横生、富有寓意,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。”
注释:推船在陆地上行,比喻劳而无功。无须说多余的话。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。
典故:《左传·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经,士舆榇。”方:正在。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
元·乔吉《扬州梦》楔子:“博着个甚功名,教俺做浮萍浪梗,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。”
注释:荐:推荐。引进和推荐人材丹心:红心、忠心。碧血:血化为碧玉。碧:青绿色的宝石,表示血的珍贵。赤诚的忠心,宝贵的鲜血。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。
典故:曹植 《洛神赋》:余告之曰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[yào]秋菊,华茂春松。昆山:昆冈,古代产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块玉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。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是日同衙门官摆着公会筵席,特贺到任,美酒嘉肴,珍羞百味。”
注释:慎:谨慎;如:像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明白事理的人
典故: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:“干将发硎,有作其芒。”指捣鬼,耍花样。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杀戎马而求狐狸,援两鳖而失灵龟,断右臂而争一毛,折莫邪而争锥刀,用智如此,岂足高乎?”
注释: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。形容坚守盟约、节操等。形容心满意足,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。同“遂心如意”。
典故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:“谚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。’此非空言也。”嫌弃贫穷,喜爱富有。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。
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注释:聚集如云,分散如风。形容来往迅疾。珠:眼珠。没长眼珠子。用来责骂人瞎了眼,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。
典故: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:“况欲以过门不入、日昃不食之世,反诸标枝野鹿,其不为西晋者几希?”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