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十道百

成语:问十道百

拼音:wèn shí dào bǎi

解释:指动武。斟:筛酒;酌:饮酒。慢慢地饮着茶酒欣赏。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

出处: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[卢柟]一生好酒任侠,放达不羁,不轻财傲物之志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指猪骂狗

宋·范成大《次韵代答刘文潜》诗:“一曲红窗声里怨,如今分作两愁城。”

注释:多的数不过来,形容很多。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。

典故:《南史·梁纪中·武帝下》:“[武帝]便投劾星弛,不复寝食,倍道就路,愤风惊浪,不暂停止。”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。

风雨晦冥

《魏书·高允传》:“虽条旨久颁,而俗不革变。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,为下者习以成俗,教化陵迟,一至于斯。”

注释: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不计较别人缺点,取其长处,予以录用。本指春天气候宜人,景物优美。现也比喻大好时机。

典故: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人问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反,何必见安道邪?’”已以有话说在前头。指事先打了招呼

粗具梗概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”

注释:波光: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。粼粼:形容水石明净。波光明净。犹三三两两。形容人数不多。

典故: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明刑法,禁奸邪,轻财好施,推诚接物,五部俊杰无不至者。”《西游记》中的一个妖怪。比喻扰乱世界、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。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、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。

瑞气祥云

归遗细君,又何仁也。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

注释:伶:通“灵”,灵活;俐:聪明、乖巧。形容为人机灵,能说会道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,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。

典故: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,束带结发,愿进于阙下。”闲暇舒适,无忧无虑。

雨约云期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释愤》:“感惠忘仇,抚今痛昔。”

注释:因:依靠。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。比喻为人孤僻高傲。也比喻不依赖别人。轩:古代士大夫乘的车;冕:古代帝王、诸侯及大夫戴的帽;袭:继承。官爵禄位相继承。形容世代为官

典故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她在小伙子们中间跑跑跳跳,说说笑笑,毫不拘束,毫不戒备。”天地转动。比喻重大的变化。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