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廉洁奉公
拼音:lián jié fèng gōng
解释: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“日乾夕惕”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无咎。” 明 李贽 《代深有告文》:“夫出家修行者,必日乾而夕惕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良由大政親裁,日乾夕惕。”指富豪之家。
出处: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一折:“真乃是眉清目朗,可怎生流落在村庄深巷。”
例句:
出自:
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狮子大王》:“上坐官貌颇温良,闻土神话即怒,瞋目竖眉厉声索二青衣。”
注释: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。指死后没有名声,不为人所知。亦作“没世无闻”。四时和顺,五谷丰收。用以称颂太平盛世。同“时和年丰”。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一折:“牛璘有万贯家财,在赵江梅家作赘。”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
唐·黄滔《启裴侍郎》:“沾巾堕睫,沥胆披肝,不在他门,誓于死节。”宋·司马光《体要疏》:“虽访问所不及,犹将披肝沥胆,以效其区区之忠。”
注释:出乎意料之外。继:继承;述:陈述。继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
典故:唐·杜甫《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》:“才名三十年,坐客寒无毡。”凄然:寒凉。形容凄凉悲伤。
元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二折:“准备擒虎拿蛟计,银山铁壁撞将来。”
注释:很远的婚姻缘分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,把人困死。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,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。
典故:晋·范亨《燕书》:“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毛,上下如一。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,给人家留下了话柄。
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惠周惕》:“郢书燕说,一倡百和。”
注释:比喻能说会道(多用于讽刺)。步:走。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缓慢。
典故: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,以神为马,予因以乘之,岂更驾哉。”成玄英疏:“尻无识而为轮,神有知而作马,因渐渍而变化,乘轮马以遨游,苟随任以安排,亦于何而不适者也。”许多人辗转相传。
唐·杜甫《朝献太清宫赋》:“九天之云下垂,四海之水皆立。”
注释:豪迈雄壮的言语。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。喧嚷纷杂的样子。
典故: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俺则待稍关打节,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。”形容对亲人的关怀、体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