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栉风酾雨
拼音:zhì fēng shāi yǔ
解释:显:显赫;亲:父母;扬:传扬。指使双亲显耀,名声传扬。聚集兵器可以成林。形容兵力强盛。《宋书·桂阳王休範传》:“練甲照水,總戈成林,劋此纖隸,何患不克。”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:“人病则忧惧,忧惧见鬼出……昼日则鬼见,暮卧则梦闻。”
例句:
出自: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又有一诗,说欺贫重富,世情皆然,不止一买臣之妻也。”
注释: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。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你可好生用心学习,再如不安分守常,你可仔细。”①形容声音大(多指语音)。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。
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了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尚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注释:予:给予。一次给予,一次夺回。指反复无常,不讲信用吉凶:吉利与不吉利,引申为祸福,成败;卜:占卜,引申为预测。无法预测是福是祸、是成是败。
典故:典出《易·解》:“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。’”忍:忍耐。疼痛或悲痛到极点,以至于忍受不了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贫富》:“曾子捉襟见肘,纳履决踵,贫不胜言。”
注释: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正义战争。翻脸不认人
典故:周鸣钢《没有双手的女英雄》:“她和许多土改干部一样搞好了扎根串连的工作。”形容遍及天地间。
元·无名氏《大战邳彤》:“主公,便好这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”
注释:杯子中的东西,指酒。指身体相贴近。也形容人群拥挤。
典故:明·无名氏《怒斩关平》第一折:“你是花根本绝,源清流净,端的不虚名。”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。
北周·庾信《和咏舞》诗:“洞房花烛明,燕余双舞轻。”
注释:分:本分,自己分内的。习惯于平稳的生活,安守本分。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,养得很胖。同“脑满肠肥”。
典故: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指刚正不阿、坚强不屈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