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勉下学

成语:困勉下学

拼音:kùn miǎn xià xué

解释:满,全部的。口,说话评论。异议,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。某人对某事的看法或发表的评论持反对意见。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。
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务正说以言,无曲学以阿世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胸中有数

《文史知识》:“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,发展和演变,都需要客观地分析,清源正本,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。”

注释:姑且用来安慰自己。枉:曲;矢:箭;哨:不正;壶: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。弯的箭,歪的壶。比喻不精致的器物,为主人自谦之辞。

典故: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进退维谷。”指残缺不全的典籍。

梨眉艾发

宋·欧阳修《绿竹堂独饮》诗:“姚黄魏紫开次第,不觉成恨俱零凋。”

注释:比喻登科及第。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

典故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虽说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,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可他从来没跟人动过手。”谓瓶沉水底难觅,簪断难续。比喻男女分离、恩情中断。 唐 白居易 《井底引银瓶》诗:“井底引銀缾,銀缾欲上絲繩絶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缾沈簪折知奈何?似妾今朝與君别!”缾,一本作“ 瓶 ”。

披云见日

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四折:“也则为公心直道,从没分毫诈。也不是强唇劣嘴,要做乡村霸。”

注释:殚:竭尽;虑:思虑。形容用尽心思。犹言流离失所。指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。

典故: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外诸司》:“每遇冬月,诸乡纳粟秆草,牛车阗塞道路,车尾相衔,数千万辆不绝,场内堆集如山。”计:计算。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。

一举千里

陆文夫《江南厨王》:“但是每人都有这种可能,来读完这本《新潮食谱》,可以一饱口福,也可以一饱眼福。”

注释:犹沿波讨源。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除:宫殿的台阶;彤:朱红色。饰玉的台阶,涂红的门庭。形容建筑极其华丽

典故:宋·王安石《送吴显道》诗之五:“惟有春风应最惜,一年一度一归来。”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。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。

一息尚存
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弛使四夷,复其爵号。然后还师振旅,櫜弓卧鼓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

注释:鏖:激战。汉献帝建安十三年,曹操大军伐吴,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,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。泛指激烈的战斗。翠纶:用翡翠鸟羽做钓线;桂饵:用桂花做鱼饵。比喻过分追求奢华,并不会有好的结果

典故:《南史·贼臣传·侯景》:“初,景之围台城,援军三十万,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。”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。比喻过分贪财,非常吝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