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投梭之拒
拼音:tóu suō zhī jù
解释:振奋精神,尽力设法治好国家。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。亦作“狡兔死,良狗烹”。
出处:《汉书·外戚传》载李延年歌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”
例句:
出自:
明·无名氏《群仙朝圣》第二折:“你看他衣丰食饱无闲事,齐念禾词大叫呼,端的是壮观皇都。”
注释:指十分亲密的人或事物比喻不合时宜。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。
典故:《庄子·人世间》:“是以火救火,以水救水,名之曰益多。”馋:嘴馋;涎:口水;欲:将要。馋得要往下滴口水。指人嘴馋,形容人眼红
《三国志·魏书·鲍勋传》:“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阴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”
注释:大肆:任意,放纵。无节制地大量花钱。推:推测;准:定。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
典故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晁无咎》:“五代干戈,四海瓜分豆剖,斯文道熄。”廓达:宽宏、通达。性格宽宏,通情达理。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美娘道:‘奴是好人家儿女,误落风尘,倘得姨娘主张从良,胜造九级浮图。若要我倚门献笑,送旧迎新,宁甘一死,决不情愿。’”
注释:恬然:安静舒适的样子;自得:自觉得意。形容心情安静、舒适携带干粮,披甲而坐。形容全副武装,准备迎战。
典故:罗正纬《滦州革命纪实初稿》:“除暴安良,乃革命真谛;救饥拯溺,实吾辈天职。”形容非常机灵。
清·吕留良《与董方白书》:“度所费不下数千金,时绌举盈,极为民害。”
注释:指官吏违法乱纪,包庇坏人坏事。夫:语助词;复:再。还能再说什么呢
典故:唐·元稹《元氏长庆集·行宫》:“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”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,心正写的字也端正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
注释:形容心神不定,言行丢三落四。诗:指《诗经》;礼:指《周祀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。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。
典故:宋·宋祁《春帖子词·》:“青帝回风还习习,黄人捧日故迟迟。”乌龟身上生毛,兔子头上长角。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