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各有主

成语:物各有主

拼音:wù gè yǒu zhǔ

解释:比喻极小部分。指汉高祖的《大风歌》。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
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》:“业传将略,名在勋籍;蕴天爵以修己,忠孝两全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东扭西歪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4回:“三个妖魔,也费心劳力的来报遭信。”

注释:谦躬屈节,低声下气。掣:闪过。像风一样飞驰而过,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。形容非常迅速。

典故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3卷:“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,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,通上彻下而言。”拱璧:用双手合抱的大璧,比喻珍品。看做两手合抱的碧玉。比喻十分珍贵

迷离惝恍

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?”

注释: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。螳臂:螳螂的前腿;扼:控制;辙:行车的方向。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

典故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,又怀思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。’”倾:危。扶助危倾,使其安定。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。

遁名匿迹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”

注释:听:服从,顺从;命:命令。形容人驯顺的样子。一滴水也不外漏。形容说话、办事非常细致、周密,无懈可击。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,轻易不肯出手。

典故:《尚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。

逾绳越契

《全元散曲·普天乐·嘲风情》:“姐姐每钻冰取火,婆婆每指山卖磨,哥哥每担雪填河。”

注释:着:下棋时走一步。指比其他人高明一点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。

典故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二章:“正如俗话所说:怕处有鬼。”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
饰情矫行

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四:“可惜新年也和别的日子一样,一眨巴眼儿就过去了。”

注释:河目: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,上下眼眶平而长;海口:像大海一样的嘴,又大又深。比喻相貌非凡。形容说话轻而柔和。同“轻言细语”。

典故:宋·朱熹《小学》卷五引程灏曰:“虽高才明智,胶于见闻,醉生梦死,不自觉也。”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