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切如磋

成语:如切如磋

拼音:rú qiē rú cuō

解释: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同“独善其身”。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。②比喻平时积攒,一朝花费。亦作“千日打柴一日烧”。

出处: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


例句:

出自:

斗鸡养狗
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2回:“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,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。”

注释: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。两边鬓角头发花白。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

典故:宋·苏轼《用旧韵送鲁远翰知洛州》:“永谢十年旧,老死三家村。”比喻读书勤奋。

能者为师

宋·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

注释: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佛教语。指修成佛道,成为祖师。比喻获得杰出成就。

典故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夫子莞尔而笑曰:‘杀鸡焉用牛刀!”居于中心,谋划四方。指得地势之利。

更唱迭和

余辰《蚕》六:“一天过去了,蚕完全绝食啦,一个个饿得黄皮刮廋,眼看就要死了。”

注释:郑卫:春秋时郑、卫二国;桑间:在濮水之上。指淫秽的亡国之音壅:堵塞。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,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。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,就会酿成大的问题。

典故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鲁有兀者王骀,从之游者,与仲尼相若。常季问于仲尼曰:‘王骀,兀者也,从之游者,与夫子中分鲁。立不教,坐不议。虚而往,实而归。固有不言之教,无形而心成者邪?’”精神失常的样子。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

及宾有鱼

清·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

注释:本指野草滋生,难以消除。后以之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它就很困难。玄黄:天地的颜色,指天地。天翻地覆。形容动乱之大

典故:沈从文《一个大王》:“俗话说‘肥水不落外人田’,因此一排人把步枪上了刺刀,守在门边,预备给这弁目过不去。”指马奔走时,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。形容马奔跑得快。同“蹄间三寻”。

杖节把钺

《韩非子·定法》:“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。”

注释:指数字超过千或万。极言其多。继承前人的事业,并为将来开辟道路。
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汝依违观望其间,并不见出奇画策,无非因人成事。”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。比喻毫不可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