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重山复水
拼音:chóng shān fù shuǐ
解释:层:重复,接连不断;榭:建在台上的房屋。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指白纸黑字的文字记载。
出处:刘心武《醒来吧!弟弟》:“当个铁面无私,克丁克卯的检查员。”
例句:
出自:
宋·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
注释:堂堂:庄重大方。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孤身一人。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,孤苦伶仃。
典故:《朱子语类辑略》第七卷:“不自反躬穷究,只管上求下告,问他讨禅,被他恣意相簿。”兵力强盛,将领勇猛。形容军力强大。
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今东方皆已收麦,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。”
注释:要害: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,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。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。亦作“要害之处”。指效死捐生。
典故:唐·柳完元《临江之麋》:“麋出门,见外犬在道甚众,走欲与为戏。外犬见而喜且怒,共杀食之,狼藉道上。麋至死不悟。”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顿。
元·无名氏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我和他话不相投,我可便见他呵。”
注释: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纷纷:众多;扬扬:飘荡的样子。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。
典故:明·康海《中山狼》第二折:“俺走天涯磨穿铁鞋,哭穷途西风洒泪,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。”放在一边不再想起。
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缪公之怨此三人,入于骨髓。”
注释:由于吃饭打噎,便不敢再进食。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,就停止应做的事情。指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之指颁布历书。同“敬授人时”。
典故:《南史·孔休源传》:“休源风范强正,明练政体,常以天下为己任。”通宵达旦。整日整夜。
语出《司马法·定爵》:“凡陈,行惟疏,战则密。”《尉缭子·兵令上》:“陈以密则固,锋以疏则达”。
注释: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。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。同“明珠暗投”。多劳动多受益,不劳动不得食
典故:清·王夫之《石崖先生传略》:“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,抱余疚于泉台也。”饿莩:饿死的人。郊外有饿死的人。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