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负图之托
拼音:fù tú zhī tuō
解释:犹言因时制宜。悬在半空中的阁楼。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。
出处:语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徒乐枕经籍书,纡体衡门,上无所蒂,下无所根。独摅意呼宇宙之外,锐思于豪芒之内。”
例句:
出自:
鲁迅《记“发薪”》:“然而还有薪水的和新近加俸的呢,可就不免有向隅之感。”
注释:指受仁义的熏陶。临:面临;机:时机,形势。临到机会来时能以谋略取胜。比喻机智灵活,富于谋略
典故:宋·秦观《别贾耘老》诗:“人生百龄同臂伸,断梗流萍暂相亲。”面临窘危,茫然无所适从。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唐·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:“与余问答既有以,感时抚事增惋伤。”
注释: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形容时间久远。
典故: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自绛灌至申屠嘉,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。”指裁处繁剧的政务。同“剸繁决剧”。
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由房》:“作赋吟诗,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;描鸾刺凤,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。”
注释:形容言行光明公正,不偏不倚。1.形容享乐生活。 清 黄遵宪 《邻妇叹》诗:“遥聞長官高堂上,紅燈緑酒歡未足。”2.形容欢愉的生活。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十五:“今日何日,正是故国的岁除,红灯绿酒之间,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。”
典故:唐·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粱谋。”上面下面都难以应付。
《东观汉记·杜林传》:“寄隗嚣地,终不降志辱身,至簪蒿席草,不食其粟。”
注释:砥:磨刀石;节:节操。磨砺名节,奉行公事指美女。
典故: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,……”唐·杜佑《通典·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指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。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。
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虎狼扰乱》:“金朝那解番狼将,血溅东南半壁天。”
注释:白首:白头,指年老。头发白了,一事无成。指到老没有成就故意装作聋子傻子。形容明明知道,假装糊涂。
典故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十七回:“……若不听我良言,只是与你决一胜负。”傲:傲慢,蔑视。形容菊花凌霜傲雪,不为严寒所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