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答非所问
拼音:dá fēi suǒ wèn
解释: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,故意明修栈道,迷惑对方,暗中绕道奔袭陈仓,取得胜利。陈仓,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举马楤自代状》:“前件官文武兼资,宽猛得所,累更方镇皆有功,若以代臣实为至当。”
例句:
出自:
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六章:“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,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,都说给柴守礼听。”
注释: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,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。指用人应充分信任。比别人低一个等级
典故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《景德传灯录·唐州大乘山和尚》:“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注释: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坚守节操,决不改变。
典故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,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,反为干净,省了许多是非口舌。”省:减少;敛:征收。减省刑法,薄征赋税
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哀时命》:“然隐敏而不达兮,独徒倚以仿徉。”
注释: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。儒:指读书人。学问渊博,通达事理的学者。
典故:语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论》:“献之虽有父风,殊非新巧。观其字势,疏瘦如隆冬之枯树;览其笔踪,拘束若严家之饿隶。”不知利害,不知高低。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8回:“他伤的是他的子民,与你何干!且来宽衣服睡觉,莫替古人耽忧。”
注释:抱:胸怀。既有才学,又有德行旧指闲散自在,不求名利的人。
典故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9回:“先生犯了这样小错,就要打手心,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,岂不都要打杀么?”兴盛、衰败、荣耀、耻辱。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1回:“此放龙入海,纵虎归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
注释:形容十分震惊。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
典故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试使驱来,氃氋而不肯舞。”优昙钵花如莲花十二瓣,一开即敛。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,难得见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