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昏头打脑
拼音:hūn tóu dǎ nǎo
解释:显著的德行和功劳。形容迅速威猛。
出处: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衣锦还乡》:“且喜双桂联芳,已遂凌云之志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齐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’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对曰:‘然则废衅钟与?’曰:‘何可废也?以羊易之。’”
注释:囊:口袋。指口袋中的钱不多了立誓至死不变。
典故:明·无名氏《黄眉翁》第三折:“老仙长,将你那延寿的神术妙策,说与小官听者。”源:河流发源的地方;溯:逆流而上。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。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。
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沈文秀传》:“伯宗曰:‘丈夫当死战场,以身殉国,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?’”
注释:恩:恩情;义:情义。感情破裂。多指夫妻离异。斩首悬示于众。
典故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比喻胜负未定。
唐·韦表微《麟台碑铭》:“周虽不纲,孔实嗣圣,《诗》《书》载删,《礼》《乐》大定,惩恶劝善,归邪返正。”
注释:忽然得到荣耀,从而身价倍增。泛指生财致富之道。
典故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俗话说:‘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。’……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,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。”比喻一言为定,决不翻诲。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96回:“急得宗祥抚髀兴嗟,非常侘傺。”
注释: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。指装模作样,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。多指大模大样,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。指事物轻微,或者理所当然,不值得一提。
典故:《魏书·侯渊传》:“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。”愁绪:忧愁的心绪。麻:乱麻。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。形容烦愁之极。
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吾闻孔子之施教也,先之以《诗》《书》,而道之以孝悌,说之以仁义,观之以礼乐,然后成之以文德。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,其孰为贤?”
注释: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济:救济;赈:赈济。救助寒苦,赈济贫穷。
典故: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夷之蒐,贾季戮臾骈,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,臾骈曰:‘不可,吾闻前志有之曰:敌惠敌怨,不在后嗣,忠之道也。’”福:福气;禄:俸禄。既有福气,又做官,享受俸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