擢发难数

成语:擢发难数

拼音:zhuó fà nán shǔ

解释: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“名儒”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,称配享从汜。已:停止。指无法控制自己,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。

出处:语出唐太宗《帝范》卷四: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,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剥肤及髓
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纪·徽宗政和元年》:“燕人马植,本辽大族,仕至光禄卿,行污而内乱,不齿于人。”

注释:破衣粗食。形容生活困顿。势如破竹,高屋建瓴。比喻居高临下,所向无敌。

典故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将:将领;良才:高才。多指双方本领相当,能人碰上能人。

切要关头

唐·李华《二孝赞》:“风雨漂摇,支体鳞皴。”

注释: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。宗匠:陶铸器具的大匠;陶钧:制陶器所用的转轮。比喻培养造就人才

典故: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
埳井之蛙
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。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”

注释:豪,通“毫”。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,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放浪:放荡;形骸:人的形体。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。

典故:明·孙梅锡《琴心记》第二十出:“男儿汉壮气吞牛,丈夫志岂困荒丘?”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谨慎戒惧

沾沾自足

宋·陈亮《复杜伯高》:“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,无使楚汉专美于前,乃副下交之望。”

注释: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。悔:悔恨,懊悔。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

典故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其气非金帛珠玉也,不可求于人也。”俗语,比喻没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。同“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。

叩天无路

汉·荀悦《汉纪·惠帝纪》:“今明主在于上,法令具于下,安得有反贼乎?此真狗盗鼠窃耳!”

注释:叱咤:怒斥;喑呜:怒声呼喝。形容气势壮盛爱好山水风光。

典故: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,以说人主。”指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