损人不利己

成语:损人不利己

拼音:sǔn rén bù lì jǐ

解释:为祥瑞之兆。形容人机灵,很会说话。

出处:《尚书·益稷》:“箫韶九成,凤凰来仪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有勇无谋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回:“上海地方,无奇不有,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,新闻还多着呢。”

注释: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

典故:王朔《浮出海面》九:“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,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,眼泪汪汪。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、锱珠必较,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、破口大骂。”挨次序一字一句地。

三浴三衅

清·李渔《慎鸾交·贿篾》:“有甚仇,无端暗把机锋构,硬将人排挤,叫把鹊垒巢鸠。”

注释:兴:兴致,兴趣。趁着兴致来到,结果很扫兴地回去风梳发,雨洗头。形容奔波劳苦。同“栉风沐雨”。

典故:《朱子语类·易三》:“修辞便立诚,如今人持择言语,丁一确二,一字是一字,一句是一句,便是立诚。”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,马上逃遁

平地青云

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楔子:“扬州奴你近前来,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,扬州奴云:‘你着我正点背画,我又无罪过。’”

注释:含:含蕴;茹:吃。忍受痛苦。紧紧闭关,坚决抵制。

典故:《西游记》第六九回:“古人云:‘家丑不可外谈。’奈神僧是朕恩主——惟不笑,方可告之。”比喻善于观察事物。

悠闲自在

唐·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法成令修,治出张施。”

注释:形容残破、毁废的建筑。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。
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自从昨夜见鬼,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,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,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,已有三分信意。”形容非常高兴、兴奋的样子。

眉睫之利

邓小平《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》:“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,苏联九十万,我们只有二十多万,还包括老弱病残,真正顶用的不很多。”

注释:荏苒:不知不觉地过去;梭: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

典故:宋·曾巩《折克行彭保传官制》:“开通道途,收复贼聚,摧坚获丑,尔功居多。”秉持公正之心做事,公事公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