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谈今论古
拼音:tán jīn lùn gǔ
解释:竟到如此地步。滥征捐税,强行搜刮民财。同“横征暴赋”。
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既学,慕蔺相如之为人,更名相如。”
例句:
出自:
《宋书·刘敬宣传》:“今此杖节,常惧福过祸生,实思避盈居损,富贵之旨,非所敢当。”
注释:扫地:比喻破坏无余。指人不重名节,丧尽廉耻指彰明往事,考察未来。
典故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应诏》:“勤王报国应无惮,掠地攻城也畏难。”是:这个;孰:什么。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,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?绝不能容忍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。”
注释:吹奏管乐器,弹拨弦乐器。强盗的头领,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。
典故:语出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书弗服。”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于是八荒无外,九服大同,四海为家,万里为宅。乃休牛散马,偃武修文。”形容女子貌美,燕见之生妒,莺对之自惭。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纵情性,安恣睢,禽兽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注释:旧时形容法令简,社会风气好,犯罪的人少。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。熏陶:感化,培养;性:习惯。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。
典故:战国·赵·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。
宋·朱熹《小学》卷五引程灏曰:“虽高才明智,胶于见闻,醉生梦死,不自觉也。”
注释:涤:清除;垢:污秽;瑕:瑕疵。指清除缺点过失,清除污泥浊水比喻事情已经过去,一切恢复平静。
典故: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14卷:“自是以后,千百为群,禁之不能止,为国之蠹甚矣。”亡:失去,死亡;息:废,灭。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,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:“夏婆子听了,正中己怀,忙问:‘因什么事?’”
注释:悔:后悔。后悔也来不及了膏粱:肥肉和细粮,指美味佳肴;锦绣:精致华丽的丝织品。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。
典故: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智而用私,不如愚而用公,故曰:‘巧伪不如拙诚。’”比喻只要还有生命,就有将来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