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言不谙典
拼音:yán bù ān diǎn
解释:形容克制忍耐,受了气也不敢发作盲人以杖点地,探索道路。比喻盲目的行为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,足见他能够弥患无形,办事切实。”
例句:
出自:
金·侯善渊《西江月》词:“朝阳轩外一支斜,待客清茶淡话。”
注释:比喻潜移默化。比喻具有微末技能。同“狗盗鸡鸣”。
典故: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臣左右开弓,一十八般武艺,无有不会。”旋踵:旋转脚跟,比喻时间极短。祸害不久就将到来。
《群英类选·〈鲛绡记·鲛绡会合〉》:“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。”
注释:指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。包:包裹。骑着马顶着包。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
典故:邓子恢《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》:“通过重租、高利贷、苛捐杂税、屯积居奇,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,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。”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。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所同然者何也?谓理也、义也。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,故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”
注释:谓进行鼓动或煽动。 康濯 《东方红》第十三章:“‘不过我觉着你们的积极性怕还不够高……气魄也不够大!’县长又半真半假地搧风点火。”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。旧常用以比喻恩泽。
典故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今其法曰:必弃而君臣,去而父子,禁而相生养之道,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。”困:贫困。指国家贫困,人们穷苦
唐·杨炯《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》:“金城北峙,玉关西候,山泽骈罗,衣冠辐辏。”
注释:誓:誓言。对着苍天发出誓言白首:老年;倾盖:停车,初见。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
典故: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:“夏人闻之,相戒曰:‘无以延川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。同“鼠窃狗盗”。
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4回:“‘只可惜他落在别国,倒在此处做了对头。奈何,奈何!’闷闷不悦,这也不题。”
注释: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。精:完美,好;益:更加。好了还求更好。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身这条计,是个上着……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,十捉九着。”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。